科技产权市场:以“四服务”模式助推科技创新
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科技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国家技术转移重要平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有效集成社会资源,将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联成一体,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
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是湖北省政府搭建的全省科技产权交易平台,作为国家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其立足技术转移与科技企业股权交易,积极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关注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努力提升平台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在科技创新与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形成了以“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中小企业长”的“四服务”模式。2008年,武汉光谷联交所共促成技术合同项目1224项,成交金额20.6亿元;以股权质押方式为科技中小企业融资8亿元;为省化学研究院、省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省建材院等科研院所成功实施改制,涉及资产106.6亿元,有效带动了当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一、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不仅为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更进一步增强了光谷联交所开展科技产权交易市场的信心。古语有云:“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自主创新作为科技产权交易之“源”,必须疏通其“源”方能渊源流长,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科技产权交易平台自搭建以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贯彻并落实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的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扶持平合、平台引导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创新服务链。有利的提高了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搭建科技产权交易平台,积聚各类创新资源
加强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全力推进的一项主导性工作。政府依托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对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创新活动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使各种创新资源相互聚合,使各个创新环节紧密相连,促使企业自主创新从自发转向自觉,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关键一环。2007年,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根据科技产权交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了适合科技产权交易的信息化交易平台以及信息发布系统,并依托光谷联交所遍步全省17个市州的分支机构将光谷联交所科技产权交易平台信息网络覆盖到全省范围。截止到目前为止,平台收集并发布技术交易项目500余条、科技产股权交易项目63条、科技投融资项目21条,有效的聚集了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了各类资源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二)争取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建立科技产权交易服务资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为此,科技部、教育部和中科院于去年年底共同推出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对建立新型技术转移体系、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等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在全国范围内优选确定首批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示范机构,光谷联交所为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也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2008年,科技部正式批准光谷联交所为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同年又将光谷联交所认定为“中小科技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这一系列平台的设立进一步拓展了光谷联交所科技产权交易服务资质,有利于光谷联交所充分发挥服务平台的优势,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利技术,推动专利技术与资本的对接,促进知识产权交易。为此,光谷联交所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探索如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转移工作以及更好地为高校、科研机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成功完成湖北省化学研究院转改制工作,开展围绕技术转移的培训和推广相关服务工作。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认可,2008年12月,科技部授于光谷联交所为“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服务机构”。
二、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环境污染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征,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为此,省政府决定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并在《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权有偿分配、排放权交易等制度,探索建立圈域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营。”尝试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一)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通过排污权交易推动节能减排技术交易
2006年,光谷联交所开始了排污权交易的研究工作,在湖北省积极推动排污权交易,通过排污权交易实现节能减排技术的交易。先后省环保厅起草排污权交易的管理制度和交易规则,并根据相关规则开发了排污权交易系统,配置了能满足排污权交易要求的信息发布系统和电子竞价系统,在排污权交易的软硬件建设、制度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2009年3月18日,湖北省首次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在光谷联交所正式启动,截止目前为止,已完成三次排污权交易,共成交污染物排污权2352吨,成交金额近1000万元。2009年3月27日,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亲临湖北,与省委书记罗清泉共同为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揭牌。
(二)加快培育交易市场,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转移
光谷联交所通过排污权交易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转移的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环保部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省委书记罗清泉对排污权交易工作批示:“这是一项创新,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办法,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目前,湖北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已正式纳入到国家环保部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为了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开展,近期我们又配合省环保厅起草了《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排污权交易所得70%将用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从制度上保证节能减排技术转移与推广,为更好更快地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不等于生产力。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产业化并被市场所接受方能转化为生产力,带动产业能级提升、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涉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估、企业管理、科技人才资源跟进、市场适应性等多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上出问题,都极有可能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败。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国科技界、经济界和理论界,政府和科技产权交易相关人士一直试图从多方面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光谷联交所主要通过促进产学研体系的建立和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利政策环境着两方面着手,推动产学研创新体系中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解决技术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一)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有利的环境
高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研发出大量高新技术成果,但最终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渠道不畅、高校的科研体制和科技管理机制与市场机制脱节等原因所造成的。近年来,国家也认识到这一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并重新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立足点,以效益为追求,以形成生产力为最终目标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新思路。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坚持贯彻国家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思路,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将高校优质的技术成果通过光谷联交所科技产权交易平台直接推向市场,促使其更快的适应市场机制,溶入到市场中去;同时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对接,特别是加强与行业协会、科技产业园的深层次合作,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有利的环境。
2008年9月,湖北省政府举办了全省第四届产学研洽谈会,这次洽谈会上,光谷联交所为企业和科研单位发布200多项技术难题和重大研究成果,展出了20余件新型实用的发明专利,涉及到农业、机械、电子、新材料、医药化工、环保、节能等领域,为50家高科技企业办理了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认定登记,技术交易成交合同金额为2.3亿元,并为交易双方颁发了《知识产权转让鉴证书》。
(二)积极做好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利政策环境
根据当前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新特点,我们摆脱了传统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的模式,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计划,以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为抓手,在积累资源的过程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光谷联交所今年重点加强了对企业和高校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宣传工作,通过开培训班、主动到企业宣传的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3月,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举办,光谷联交所承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及技术市场法规政策培训会在光谷联交所召开,来自我市108家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的164人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培训,企业代表对国家相关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更进一步有利于光谷联交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光谷联交所已完成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认定登记近17亿元,共为高科技企业办理了减免税金额近1000万元。
四、服务于中小企业成长
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元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全国的60%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0%,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外贸出口占全国的68%,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发明创造转变为市场成熟产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中小企业创建初期的生存相当艰难,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中小企业对抗金融风暴的能力有限,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主体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影响也最深,严重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注重科技产权交易工作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并根据企业成长所处的不同阶段的需求,分别提供国家项目资助、投融资、银行贷款、上市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形成服务于科技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链,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和政策环境。
(一)企业成长初期——充分利用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职能,为初创科技型企业争取国家项目的支持
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一个“死亡陷阱”,这类企业,其技术从不成熟到成熟,其产品从市场不认可到认可,其团队的逐渐磨合,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这期间企业并不具备实现经济价值的能力,使得商业资本不愿介入企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如果再失去政府的支持,那这类企业必然生存艰难甚至死亡。为此,国家科技部设立了创新基金,它不仅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更重要的是支持企业的发展,支持企业把技术转化为商品,同时引导社会资金的进入。光谷联交所于2009年争取成为国家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协助企业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为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二)企业成长中期——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专利、股权质押贷款等权益性融资服务
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其根本原因是企业过于分散和信贷风险高,而科技型企业发展到中期,由于其资产大多以智力资本的形式存在,企业产品尚未形成批量生产,可抵押的固定资产普遍较少,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和担保公司的担保。为此,光谷联交所积极加强与省、市知识产权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联系,开展专利权、股权质押贷款的政策研究,为省知识产权局起草《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并以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登记托管为基础,在全国首创了为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的业务,为全省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质押融资服务,极大地缓解高新区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目前,光谷联交所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方式,已为艾维通信集团、武汉安能公司、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成功融资32笔,融资总金额超过8亿元。通过此项金融服务创新,为中小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新路,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部分企业及时获得融资支持后取得长足发展。如武汉安能集团通过光谷联交所先后借贷两笔资金,大力拓展市场,从一个地方性小电厂迅速成长为湖北热电行业的龙头企业;艾维集团通过融资引进关键技术设备,巩固了在全国通信市场的骨干地位。此项创新业务,延展了产权市场功能,为科技企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促进了全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三)、企业成熟期——以股权托管服务为手段,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做准备
为了让中小型科技企业摆脱繁杂的股权管理事务,降低管理费用,提高股东名册的效用,促进股权合理流动,优化股权结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使企业可以利用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资本运营,自由地获得权益性融资与债务性融资,扩大资本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光谷联交所积极开展中小型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业务,并以此为基础,争取有关部门做好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柜台市场政策支持,为下一步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光谷联交所托管企业数达103家,托管登记的企业总股本达35亿股。其托管企业数、登记股权规模数以及规范运作制度建设,均在全国股权托管登记机构中名列前茅。